“過去誰能想到,好生態也能變成‘金飯碗’?!毕娜占?,山巒疊翠,鴨綠江水靜靜奔流,在距離市區6公里的太王鎮錢灣村,“老姜民宿”的主人姜貴成,正忙著準備接待游客入住。(6月26日《工人日報》)
從實際情況看,不斷打造將好生態變成“金飯碗”的良好環境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迫切要求。謂予不信,請看:吉林省集安市靠著素有“塞外小江南”美譽,風景秀麗、生態一流,同時,這里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地、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良好環境,在積極探索“生態+”發展模式,將“綠水青山”變為“金山銀山”上下功夫。此舉就是要將好生態變成“金飯碗”,著力打造“人無我有,人有我優”的區域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,就是要讓村民“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”、參地里種滿“金疙瘩”、山葡萄釀出甜日子等等,它代表了當代農業的發展趨勢,也是目前增加農民收入的潛力之一。
坎坎坷坷的是路,永不停歇的是腳步。吉林省集安市走出一條城鄉因生態更美麗、產業因生態更興旺、百姓因生態更富裕的錦繡新路表明,不斷打造將好生態變成“金飯碗”的良好環境既是一本生態賬,也是一本發展賬,更是保護生產力!同時,讓人喜悅的是,我們感受到綠色發展理念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觀念日益深入人心。
好生態是一筆即使有錢也買不來、借不到的寶貴財富,是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最厚本錢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,要深刻把握“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”的科學內涵。人不負青山,青山定不負人?!氨Wo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,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”,“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,又是經濟財富”“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,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”,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。有科學理論指引在前,大力踐行,何患不成?堅定推進高質量發展,不僅推動了自然資本大量增值,更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、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,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鮮的空氣、喝上干凈的水、吃上放心的食物、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,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,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。
童其君
請輸入驗證碼